科睿泓创
(上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
365科普
365 popular science
   
  • 点击日历,进入科普




各辖市(区)科技局,常州经济开发区科技金融局,局各处室,局各事业单位:

 

经研究,现将《深化科技服务“四大清单”促进科技政策扎实落地专项行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此件主动公开)

常州市科学技术局

2022年3月30日

深化科技服务“四大清单”

促进科技政策扎实落地专项行动方案

 

为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和“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深化科技服务“四大清单”,建立完善政策服务机制,着力打通科技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更好地激发企业创新创业活力,制定本专项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及全国、全省、全市科技工作会议关于推进科技政策扎实落地的部署要求,围绕落实我市“532”发展战略,加快打造长三角创新中轴和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工作总目标,以深化“四大清单”科技服务机制为抓手,强化品牌思维、用户思维,聚焦企业“急难愁盼”和政策落实中的堵点、难点问题,深入梳理国家、省、市科技创新政策,全面完善地方配套政策体系,明确政策核心条款清单,优化政策落实流程,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和评估监督,促进政策有效落地和执行,不断提高政策知晓率、服务满意度和企业获得感。

 

二、重点任务及主要措施

(一)深入排查问题清单(1-3月)

1.对照上级文件查不足。重点围绕近几年国家关于科技创新决策部署和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完善科研经费管理等政策文件,以及省“创新政策40条”、“科技改革30条”、“苏政40条”,市“创新政策20条”、“产业政策30条”,自查上级政策法规和决策部署落实兑现情况。

 

2.对标先进地区找差距。梳理科技创新主要指标在全省排名情况,排名前四的指标要巩固地位、争取进位,排名靠后的指标,要明确追赶目标,争取进入第一方阵。结合“532”专项,完善创新指标通报机制,定期督查实施进展。

 

3.针对企业创新发展需求补短板。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走访调研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等方式,深入了解企业在高企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研发平台建设、研发经费投入、研发创新管理、人才引进、科技计划项目申报等方面的问题和建议。

 

4.针对产业关键技术难题寻突破。围绕十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八大高成长性产业链,梳理一批关键核心和共性技术难题,探索从国内到国际“揭榜挂帅”联合攻关新机制。建立重点产业领域企业联系点制度(责任分工表见附件2),制订科技创新资源图谱,针对问题不足提出对策建议。

 

(二)分类完善政策清单(4—6月)

1.梳理政策核心条款。重点梳理今年以来国家、省、市出台的最新政策中的核心条款,更新修订《科技创新惠企政策清单》并对核心条款明确支持对象、申报条件、申报时间、兑现流程等具体要求。同时对省里、市里出台的资助奖励政策,按企业、园区、平台、项目、人才、研发投入等细分,便于不同类别的服务对象快速查询并实现精准推送。

 

2.制订政策解读问答。按照网站政务公开和12345政务服务热线“凡政策、必解读、必问答”的要求,围绕政策起草背景及过程、新旧政策对比说明、政策特点、实施细则、兑现流程等制订政策解读,结合企业日常咨询的问题制订政策简明问答,让企业查得到、看得懂。

 

3.加强政策宣传推送。建立市、区、乡镇(街道)三级科技政策宣传员队伍,提高政策宣传的专业度。充分发挥创新政策速兑平台、“创新常州”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媒体平台作用,提高政策宣传的精准度。重点围绕《科技进步法》、《科技创新惠企政策清单》、市“创新政策20条”兑现流程等内容,开展“在线访谈”和新闻发布会,提高政策宣传的知晓度。

 

4.加强政策落实绩效评估。开展科技创新政策绩效评估、企业享受国家科技税收优惠政策与周边城市对比研究,通过实证调研数据分析佐证科技政策支持企业创新的实际绩效。推进政策文件“废改立”,广泛征求基层和企业对政策条款及其细则落实的问题反馈,及时跟踪各地科技创新政策动态,提出政策改进和细则优化建议,滚动完善政策体系。

 

(三)集成服务共享清单(7—9月)

1.推进科研设备深度开放共享。完善科研设备“云地图”,通过相关政策引导更多的科研机构和科技型企业参与大型科研仪器设备、检验检测服务资源开放共享,支持探索科研数据等深度共享。

 

2.提升科技服务机构服务水平。完善科技服务机构支持方式,分类优化评价指标体系,发布科技服务机构绩效评价优秀清单,支持引导科技服务机构规范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

 

3.优化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服务。建立市级科技计划项目服务专家联系制度,梳理形成《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引》,对企业和高校院所科研人员反映的项目申报和实施过程中的问题,给予系统性解疑释惑。

 

4.强化企业研发管理辅导服务。建立市级企业研发异议项目鉴定专家联系制度,在《企业研发费加计扣除优惠政策辅导手册》的基础上,新增针对研发管理、研发准备金制度、研发异议项目等问题的解决方案和典型案例。

 

5.集成“四大清单”科技服务手册。汇编集问题、政策、共享、减负“四大清单”于一体的科技服务手册,设立网站、微信公众号“四大清单”专题专栏,方便基层和服务对象“一键查”。

 

(四)提速提效减负清单(10—12月)

1.推进落实减负行动。根据省厅“减负行动”要求,重点围绕经费管理、项目评审、机构评估、人才评价,继续在减少表格、减少检查、精简牌子、精简帽子、精简流程以及无纸化申报、提速提效等方面,进一步压实“减负清单”,明确目标责任,加强实施整改,实现更多突破。

 

2.改革创新体制机制。重点结合“一园一室一中心”建设,探索产业研发创新活动的新型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发挥重大创新平台的创新枢纽功能和资源整合作用。强化“双招双引”激励考核机制,改进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机制,优化人才和项目分类评价机制,挖掘推广企业创新积分制、“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等基层改革典型案例,进一步激发企业和科研人员创新活力。

 

3.开展获得感与满意度调查。建立在常高校院所联系点制度,深入了解科研人员对“破四唯”、分类评价、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激励、减负等方面的政策获得感和问题诉求。重点围绕国家科技税收减免政策、科技计划项目和科研经费管理、市“创新政策20条”的落实兑现,开展企业和科研人员对政策落实、减负的满意度调查,明确下一轮整改提升的方向和路径。

 

三、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局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局机关各处室和局属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科评处。领导小组每月召开一次推进会,听取进展汇报,协调解决困难,季末总结上报进展情况。

 

2.加强协同联动。市局机关各处室(部门)要高度重视,把“四大清单”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抓紧抓实,按照责任分工抓好市区联动、企业联系点对接服务、问题调研、政策梳理、措施整改等工作,促进业务目标更好完成。

 

3.加强宣传引导。结合局宣传季活动,及时总结实施成效,广泛宣传“四大清单”最新成果、政策落实最新进展、政策惠及企业案例,全方位营造大力支持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

 

附件:深化科技服务“四大清单”促进科技政策扎实落地专项行动责任分工表


1.18
初五


廿九
1.3



1.20
1.13

初一
1.5
腊八节
廿三
2.1
1.6


芒种

二十
1.16
1.31
1.12

2.2
1.15

2.8
2.10

春节
廿五
廿三
除夕
三十

1.30
十二
初一
1.11



1.23

2.3
2.9
初二


十五
1.28
1.29

初四
廿二
廿六
1.17
初七

1.7
1.22
初三
1.1
1.19
十一
初二
廿八
十七
2.4
廿八
廿七
2.7
国际大屠杀纪念日
立春

北方小年夜

2.6
廿五
廿一
十八
廿二
1.7
初八
1.14
1.24
十四
十六
初十

1.8
日记情人节

周恩来逝世纪念日

1.21
国际声援南非日

麻风节

1.2
十九
1.25
廿一
2.5

1.4

元旦
廿四
初九
1.9
南方小年夜
二十
1.27
1.26
警察节
1.10
廿九
十三
2.11
初六
尾牙
廿四
廿七
廿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