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睿泓创
(上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
365科普
365 popular science
   
  • 点击日历,进入科普




惠誉评级已将中国长期外币发行人违约评级为“A+”,前景稳定。

不确定性笼罩增长前景尽管外部融资依然保持强劲,但高财政赤字持续、债务水平不断攀升、经济活动起伏震荡等因素已在逐渐侵蚀中国强大的信用优势。这一发展趋势部分归咎于新冠疫情的冲击,但也反映了公共卫生和企业监管等方面的政策对市场干扰日益频繁,增加了经济的不确定性,并引发了投资者对营商环境稳定性的担忧。惠誉认为,随着长期实施的疫情严格管控措施的解除以及正常经济活动的回归,上述负面影响因素有可能在未来几个季度趋稳。但是,鉴于尚处于转变“动态清零”防疫政策的初期,中国将采取何种宏观政策和其他配套措施以应对这一关键过渡期内的挑战还有待观察。


防疫政策全面转向中国防疫政策的紧急转向让人猝不及防,中国人口的自然免疫程度有限,高龄群体加强针的接种覆盖率相对较低,政策放开后病毒广泛传播初期出现暂时性经济波动将不可避免,采取相似路径其他经济体的经验亦印证了这一点。


有望迎来部分复苏惠誉预计,中国2023年的经济增速将达到4.1%,高于2022年的2.8%。未来,中国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也面临着风险。在经历最初的波动期以后,自2023年上半年末起,长期公共卫生限制措施的取消可能会刺激消费回暖。但是,全球增长放缓已经对外部需求造成了压力,2022年11月,中国出口额同比跌幅达到9%。此外,惠誉认为,房企获得通畅的融资渠道及购房者信心提振是支撑房地产市场持续回暖的关键。


财政赤字仍居高位受曾经严格疫情管控措施的影响,2022年中国的财政收入可能会出现同比下降。按照惠誉整合框架计算(纳入了基础设施支出和其他不在总体目标之列的官方预算活动),中国2022年的财政赤字在GDP中的占比预计将扩大至8%,仅较2020年9%的峰值小幅回落,而较2021年赤字率恶化了3.5个百分点。


财政前景尚不明朗中国2023年财政政策发展方向尚不明确。基于较低的经济前景预测,及基础设施和其他政策助力措施仍将继续实施的预期,惠誉预计,中国2023年综合预算赤字率将仅小幅收窄至7%。


政府债务仍在攀升惠誉预期,到2023年末,中国政府一般性债务占GDP比率将自疫情前2019年末的38.5%升至56%,接近当前‘A’评级国家的中位数(60%)。惠誉当前采用的债务比率较最近评估中的比率低8个百分点左右,因为惠誉剔除了部分遗留或有负债,认为将其体现在定性叠加(Qualitative Overlay)评估中更恰当。基于原始赤字率逐步收窄至3%和GDP增长率为4.5%的假设,惠誉的基准情景预测表明,中国政府债务将有所升高,但速度缓慢,债务占GDP的比率直至2026年才会超过60%。鉴于中国自2018年以来稳步推进的减税措施已导致财政收入基数收窄,惠誉认为基准情景存在下行风险。


或有负债规模庞大鉴于政府相关实体可能获得政府的隐性支持,惠誉认为政府债务指标或会低估潜在的财政风险。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末,中国非金融企业部门的负债达到GDP的162%,较2019年末升高10个百分点,远高于国际清算银行(BIS)报告的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的均值。中国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估计,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或占2022年GDP的25%-41%。惠誉认为,若遇到重大冲击,中央政府将为信用状况疲弱但承担准财政职能的企业承担部分财政职责,以维护经济和社会稳定。


外部融资具有韧性中国在全球商品贸易和制造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使得中国经济及其外部融资具备了惠誉授评的主权国家中少有的强大韧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数据表明,自疫情开始以来,中国在全球出口市场中的份额已扩大2个百分点。同时,惠誉预测中国经常账户盈余占GDP的比例将自2021年的1.8%升至2022年的2.2%,达到8年来的最高水平。此外,中国也是规模庞大的外部债权人,2022年主权层面和经济体层面的净债权规模分别占GDP的16%和21%,均高于“A”评级主权国家。


政策重点不断演变2022年秋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进一步巩固了习近平主席的政治领导和决策地位,将给中国经济的领导地位带来重大变化。惠誉认为,近年来中国旨在推动中期增长、提升竞争力的相关改革步伐放缓,非经济类事务的重要性似乎有所上升并不时导致政策突然转向,这有损企业信心,加剧了经济波动。


地缘政治局势紧张中美之间的分歧涉及经济、贸易以及国家安全和人权等敏感领域。对于很多问题,双方似乎很难消除争端或达成解决方案。中美经济纽带的突然斩断或将使全球供应遭受毁灭性的打击。但这一前景不在惠誉的预期之内。若无此类冲突发生,惠誉预计中美两国脱钩进展缓慢,且将面临来自商业利益相关者的阻力


ESG信用评级——治理评分中国在政治稳定性和权利方面的ESG信用相关度评分为“5”,在法治、制度和监管质量以及腐败控制方面的ESG信用相关度评分为“5+”。该等评分反映了世界银行治理指数(WBGI)在惠誉专有的主权评级模型中的高权重。中国在世界银行治理指数中排名居中,大概位于第44%百分位数(percentile),反映其过往政治稳定性较高、人民政治进程的参与度较低、制度效率相对较高、法治实施不均衡及腐败程度中等。



1.18
初五


廿九
1.3



1.20
1.13

初一
1.5
腊八节
廿三
2.1
1.6


芒种

二十
1.16
1.31
1.12

2.2
1.15

2.8
2.10

春节
廿五
廿三
除夕
三十

1.30
十二
初一
1.11



1.23

2.3
2.9
初二


十五
1.28
1.29

初四
廿二
廿六
1.17
初七

1.7
1.22
初三
1.1
1.19
十一
初二
廿八
十七
2.4
廿八
廿七
2.7
国际大屠杀纪念日
立春

北方小年夜

2.6
廿五
廿一
十八
廿二
1.7
初八
1.14
1.24
十四
十六
初十

1.8
日记情人节

周恩来逝世纪念日

1.21
国际声援南非日

麻风节

1.2
十九
1.25
廿一
2.5

1.4

元旦
廿四
初九
1.9
南方小年夜
二十
1.27
1.26
警察节
1.10
廿九
十三
2.11
初六
尾牙
廿四
廿七
廿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