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睿泓创
(上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
365科普
365 popular science
   
  • 点击日历,进入科普




全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成果斐然

数据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保护司 姚立辉 制图


2022年,在事关法治建设、民生经济、国家大事的一场场新闻发布中,知识产权保护不仅是“常客”,还常常作“主宾”。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举办期间召开专场新闻发布会,将冬奥知识产权保护作为“大国担当”的一项重要承诺认真履行。在司法保护、营商环境建设、文化生态打造、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主题下,知识产权保护频频成为“热点”和“亮点”。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知识产权系统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会上,2022年度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交出了“答卷”。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潜力巨大,势能正足。


下好“一盘棋”


过去一年,有关部门加强统筹协同,地方政府积极响应落实,社会保护意识持续提升,进一步形成了共谋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一盘棋”的良好格局。


在横向统筹协调方面,以高标准推动《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下称《意见》)落实为第一落脚点,国家知识产权局会同中央宣传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30个中央和国家机关单位印发《深入实施〈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推进计划》,提出114条重点任务和工作措施,进一步明确分工、压实责任。


经由各部门有机高效、尽责担当的配合,推进制定修订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从审查授权、行政执法、司法保护、仲裁调解、行业自律、公民诚信全链条各环节加强保护,深化各环节机制衔接,建立健全知识产权风险预警和应急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资源供给和组织保障等方面不断夯实工作基础、取得系列突破性进展。


在纵向联动落实方面,国家知识产权局会同中央宣传部、市场监管总局认真落实中央年度督查检查考核计划,优化完善考核指标,连续三年面向31个省(区、市)党委、政府和31个中央国家机关部门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检查考核。检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进一步凸显,带动地方党委、政府更加重视知识产权保护,有效激发了基层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据介绍,各地均已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列入党委、政府议事日程,17个地区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全面纳入辖区内党委、政府绩效考核。2022年检查考核初评平均得分较上年又有所提高,其中,17个地区得分超过90分。


会议进一步提出,地方工作要充分考虑《意见》及其推进计划有关部署,狠抓督查检查考核落实,加强政策衔接、工作统筹和资源协调,强化上下衔接和横向联动,全面推动本地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不断走深走实走细。


唱好“连台戏”


过去一年,知识产权保护创新“先行者”踊跃亮相。海南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知识产权特区推行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改革,初见成效;北京、上海、浙江等8地开展数据知识产权保护试点,为数据产权制度建设献力。知识产权保护示范榜样影响力更大、指导性更强。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规范化建设试点工作在全国23个省(区、市)铺开,26个典型经验做法为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奠基铺路;在建和建成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总数达103个,以地理标志为依托的特色经济蓬勃发展。


聚焦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坚持深化改革,汇智聚力攻克难点,集成创新疏通堵点,立足区域优势打造亮点,在全链条各环节实实在在积累起一批经验、打造了一批样板,为知识产权保护“连台戏”搭好台、开好头。


经中央批准,国家知识产权局新增开展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创建示范活动项目。2022年6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方案》正式印发,国家知识产权局会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6部门启动了首批示范区遴选建设工作。全国各地积极响应,优选了64个城市(地区)参评。目前已选出10个城市(地区)开展首批示范区建设。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将突出“一城一策”,由国家知识产权局牵头审定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国家层面也将继续补充完善支持政策,强化监督问效。


会议同时要求,地方层面要深入动员部署,大胆探索尝试。特别是在推动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上下功夫,在“严、大、快、同”保护及智慧保护上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有益经验,打造保护高地,发挥辐射效应,引领带动周边、本省(市、区)乃至全国知识产权保护整体水平提升,让示范区成为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窗口。


织好“一张网”


2022年,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达到81.25分,试点开展的全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评估得分为81.68分,整体步入良好区间。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呈现出执法保护更加严格有效,维权途径更加多元便捷,安全利益保障更加务实主动等发展趋势,有力促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过去一年,围绕着力提升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水平,国家知识产权局审结首批2起重大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件和70起药品专利纠纷早期解决机制行政裁决案件,实现新增中央事权落地见效,为维护权利人和社会公众合法权益拓展了新渠道。知识产权侵权纠纷鉴定工作体系、行刑衔接机制等加快建立完善,畅通保护工作运转。内外贸一体化、种业振兴、网络市场监管等重点领域和环节知识产权保护进一步加强。


围绕有序完善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截至2022年底,国家知识产权局已在27个省(区、市)布局建设保护中心和维权中心共计97家,全年办理维权相关案件7.1万件,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效能持续提升。知识产权领域信用监管稳步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局制定出台知识产权信用管理规定,与市场监管总局加强违法失信信息衔接与共享,同时新确定7省12市参加第二批分级分类监管试点工作,不断扩大信用监管势能。


围绕有效维护知识产权领域安全利益,国家知识产权局会同有关部门建立起技术出口知识产权对外转让有关工作衔接机制,加强对外转让数据监测;发布了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指南、知识产权保护国别指南等指引性文件,加强对企业的专业指导。国家级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及22家地方分中心有序有效运行,累计为4000余家企业提供指导和咨询服务,帮助企业减少及挽回损失超123亿元。


当下,我国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国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在取得突出成效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多新需求新挑战。


国家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全国知识产权系统要深刻认识党的二十大对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战略布局,找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牢牢把握严保护方向,持续推进构建大保护工作格局,聚焦实现快保护工作效果,坚持同等保护工作方针,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水平,更好做到知识产权保护既为一域增光、又为全局添彩。(记者 李杨芳)


1.18
初五


廿九
1.3



1.20
1.13

初一
1.5
腊八节
廿三
2.1
1.6


芒种

二十
1.16
1.31
1.12

2.2
1.15

2.8
2.10

春节
廿五
廿三
除夕
三十

1.30
十二
初一
1.11



1.23

2.3
2.9
初二


十五
1.28
1.29

初四
廿二
廿六
1.17
初七

1.7
1.22
初三
1.1
1.19
十一
初二
廿八
十七
2.4
廿八
廿七
2.7
国际大屠杀纪念日
立春

北方小年夜

2.6
廿五
廿一
十八
廿二
1.7
初八
1.14
1.24
十四
十六
初十

1.8
日记情人节

周恩来逝世纪念日

1.21
国际声援南非日

麻风节

1.2
十九
1.25
廿一
2.5

1.4

元旦
廿四
初九
1.9
南方小年夜
二十
1.27
1.26
警察节
1.10
廿九
十三
2.11
初六
尾牙
廿四
廿七
廿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