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睿泓创
(上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
365科普
365 popular science
   
  • 点击日历,进入科普




image.png

2023年3月27日,国家高端智库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最新版年度《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在北京发布。《报告》指出,2022年是全球油气供需和贸易格局深刻调整的一年。国际油气价格剧烈波动,全球通胀率急剧上升,世界经济恢复进程受阻;欧洲能源危机引发各国对能源安全的高度关切,全球在能源安全与低碳转型中寻求平衡发展。我国能源行业多措并举保供稳价,能源供需保持总体平稳,能源结构转型加速,为经济恢复向好提供重要动能。此次发布会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现场参会嘉宾、专家学者及媒体接近300人,直播联合观看超过160万人次。


image.png

国家能源局油气司副司长韩玉柱到会并致辞。他指出,近年来在国际局势和人类发展面临诸多突发事件的情况下,在不确定性中找出确定性,从顺应变局中理出开创新局的思路,进而提出走好中国特色油气发展之路的意见建议显得尤为关键。《报告》从能源发展、油气市场、油气生产、国际合作以及石油公司转型发展等方面对行业进行了全景式展示,为各部门、各企业制定油气战略和政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同时,他特别强调,2023年我国油气领域的重点工作将聚焦提升能源供应安全水平、加快推动能源绿色转型、持续创新能源体制机制、开创能源国际合作新局面。


image.png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中国石油集团国家高端智库研究中心主任张华林在致辞中说,过去一年,能源行业经历国际风云变幻、能源格局深度变革,油气供需和贸易格局正发生历史性变化。中国能源行业全力应对风险挑战、在风高浪急中创造优异成绩。有着15年历史的《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是经济技术研究院重要的年度研究成果,也是中国石油集团国家高端智库的特色产品,《报告》立足中国、放眼全球,把握行业趋势、研判市场走势,为服务国家能源战略和中国能源企业价值提升做出了积极贡献。


image.png

image.png

《报告》分析指出,2022年全球能源业呈现出四个方面的显著特点。一是全球能源消费量再创新高。一次能源消费143.66亿吨油当量,同比增长2.2%,基本回归疫情前平均增长水平。二是全球能源贸易和供需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国际油气贸易流向由“逆时针”转向“顺时针”亚太与欧洲供应来源转换,欧洲油气“脱俄倚美”,俄罗斯油气出口“转东向南”。美国与欧佩克形成两极格局,成为全球新增产量的主要来源。三是国际能源价格体系动荡紊乱。不同能源品种正常比价关系发生改变,煤价、电价、关键矿产资源价格飙涨。四是各国政策加强对能源行业干预。维护能源供应安全成为消费国能源政策的首要目标,从效率优先转变为安全优先,强化对能源产业链的控制。2022年,布伦特原油期货全年均价为99.04美元/桶,同比上涨28.09美元/桶,涨幅39.6%,均价接近2014年水平。全球天然气贸易量连续3年下降,贸易格局出现历史性调整,俄罗斯管道气逐步退出欧洲市场,美国加大对欧洲LNG供应,全球天然气贸易量为1.2万亿立方米,同比下降1.0%。


过去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能源局势变化,我国油气行业牢牢把握能源保供稳价首要任务,保障了能源安全稳定供应,避免了能源价格大幅上涨,有力支撑了经济增长。原油产量“四连升”,连续4年正增长,时隔6年重上2亿吨,全年产量达到2.05亿吨;国内天然气产量与进口管道气较快增长,进口LNG大幅下降,国产气保供稳价作用显著,全年国产气连续6年增产超100亿立方米。勘探开发投资约3700亿元,石油新增探明地质储量约14.6亿吨,天然气新增探明地质储量超1.2万亿立方米,保持较高增长水平,CCUS产业稳步布局。国内炼油能力增长放缓,总炼油能力升至9.24亿吨/年,稳居世界第一大炼油国,产能结构继续优化调整。乙烯产能连续第4年高速增长,总产能达到4953万吨/年,超过美国,升至世界第一位。与此同时,石油企业积极推进海外新项目投产和现有项目增产,2022年海外油气权益产量达1.85亿吨,同比增长2.7%。


特别值得强调的是,2022年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实现大规模跃升,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约17.4%,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突破12 亿千瓦,其中新增装机占全国新增发电装机的76.2%,已成为我国电力新增装机的主体。风电光伏新增装机连续三年突破1亿千瓦,再创历史新高;风电光伏年发电量首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能源转型新兴产业发展亮点纷呈,绿氢产业发展加快,可再生能源制氢示范项目累计超过70个;储能产业高速发展,百兆瓦级储能项目成为常态,建成全球首个二氧化碳+飞轮储能示范项目;CCUS-EOR技术和标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展望2023年,全球经济衰退风险突出,乌克兰危机演进、欧洲能源市场再平衡仍是影响全球能源和油气市场的关键因素,油气行业发展进入动荡变革期,存在更多不确定性。我国宏观经济整体回升将拉动能源消费较快增长,面对复杂动荡的国际能源市场风险挑战,能源安全供应保障仍是行业首要任务,继续加快提升油气生产供应能力,扎实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同时要充分发挥能源行业对稳增长、稳就业和稳物价的作用。


zgxybgg022.jpg

image.png

《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自2008年首次出版以来,已连续15年发布。多年来,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持续组织数十位专家和研究骨干跟踪分析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剖析重大事件和热点问题,形成对油气行业发展态势的认识和判断。发布会上,主创团队从国内外能源发展、石油市场、天然气市场、油气生产、国际合作以及石油公司等方面阐释了《报告》的核心观点,行业多位资深专家现场点评并进行了热点问题研讨。


image.png

1.18
初五


廿九
1.3



1.20
1.13

初一
1.5
腊八节
廿三
2.1
1.6


芒种

二十
1.16
1.31
1.12

2.2
1.15

2.8
2.10

春节
廿五
廿三
除夕
三十

1.30
十二
初一
1.11



1.23

2.3
2.9
初二


十五
1.28
1.29

初四
廿二
廿六
1.17
初七

1.7
1.22
初三
1.1
1.19
十一
初二
廿八
十七
2.4
廿八
廿七
2.7
国际大屠杀纪念日
立春

北方小年夜

2.6
廿五
廿一
十八
廿二
1.7
初八
1.14
1.24
十四
十六
初十

1.8
日记情人节

周恩来逝世纪念日

1.21
国际声援南非日

麻风节

1.2
十九
1.25
廿一
2.5

1.4

元旦
廿四
初九
1.9
南方小年夜
二十
1.27
1.26
警察节
1.10
廿九
十三
2.11
初六
尾牙
廿四
廿七
廿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