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睿泓创
(上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
365科普
365 popular science
   
  • 点击日历,进入科普




尊敬的贝特主席,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已接近尾声。大家坦诚交流、深入沟通,既让我们感到十分亲切,也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有价值的观点。我刚才特别注意到高瑞宏先生、舒亚玟女士的用词都是“又回到了北京”,而不是“来到北京”。虽然只是一种表达方式,但是体现了我们内心里的真诚和友好。


我做这个总结是十分困难的,因为大家的重要观点实在太多了。过去有这个惯例,我也要尊重这些惯例。结合我注意到的各个方面声音和每一场研讨会的记录组反馈,本届论坛大概有这么几个特点。


首先是习近平主席的贺信引起了与会代表的热烈反响。当前,推动经济稳健复苏是各国共同的期盼,但共同的期盼能否转化为有效的行动,并不必然。正如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强调的,复苏需要共识与合作。在论坛的讨论中,各方代表高度赞同习主席的贺信,都表达了要加强沟通、凝聚共识,通过合作推动世界经济稳步复苏的共同意愿。


第二,论坛鲜明阐述了中国政府坚持扩大对外开放的坚定立场。大家从习主席的贺信、丁薛祥副总理的重要主旨演讲以及各部委负责人的很多发言中,都听到了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坚定决心和重要举措。丁薛祥副总理在主旨演讲中讲到,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所谓基本国策就是不可或缺的国家重大政策,是国家发展的基本需要,就像人类要吃饭、要喝水、要呼吸、要睡眠一样不可缺少”。从论坛讨论情况看,跨国公司对中国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给予了积极回应,愿意继续深度参与中国现代化建设。


第三,论坛交流中形成了一些重要的一致看法。在论坛的交流中,嘉宾们提出了很多重要的观点,虽然也有碰撞,甚至有不同角度的认识,但仍然形成了一些重要的、共同的看法。一是维护多边主义的全球化。很多朋友都感到,现在比过去任何时候都需要国家合作和政策协调,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二是应对气候变化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责任。气候变化超越国界,任何国家都难以置身事外。大家必须共同采取行动,推动全球整体绿色低碳转型,才能真正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三是稳定的产业链供应链是全球性公共产品。供应链网络是推动全球资源高效配置的重要基础,事实上已经成为全球公共产品。有的国家有取舍地切断某些供应链,又可能引发对方作出相应的反制性措施,如果如此循环,必会影响甚至伤害到普通民众的生活。所以大家的共识是,各国政府、甚至国际组织、跨国公司都应当担负起责任,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四是跨国公司在推动全球合作和未来中国经济发展中既有重大机遇,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跨国公司是全球化的重要推动者、参与者和实践者,是各国经济联系的重要节点,在全球合作,包括在中国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中将有重大机遇,也可以发挥更大作用。五是要重视新技术突破,并减少负的外部性。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加速演进,需要正视新技术新模式的应用,让新技术造福普通民众的生活,同时完善全球科技治理、提升监管的适应性,尽可能使由新技术应用带来的垄断、不正当竞争等负的外部性最小化。六是政府和产业界真诚务实沟通非常必要。充分沟通可以消除误解、增进理解。无论是政策调整,还是新事物的规制,乃至经济安全,都可以用合适的方式谈——可以在大会上谈,也可以在闭门会议中谈,还可以像贝特先生讲的那样,进行个别的沟通和交流。提升政策针对性、回应企业关切,需要政府与企业间的真诚沟通。


当前,中国已成为国际经贸联系最广泛的国家,是51个经济体的第一大进口来源国和24个经济体的第一大出口目的国。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的统计分析,中国已同美国、德国并列成为全球价值链的三大枢纽。总之,中国经济已紧密融入全球经济发展之中,充分关注全球各个角度的重要见解和智慧,对我们的稳定和平衡发展非常重要。所以,我们举办这样的论坛,愿意听取各方面真诚的、有价值的意见。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论坛形成的共同认识就是本届论坛最大的成果,这既离不开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也离不开各位中外嘉宾的深度参与和有价值的重要思考,同时离不开我们会议支持团队的辛勤付出。同时,我们也感谢新闻媒体的广泛报道。当然,我们的会议安排还有很多可以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在此,我谨代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向大家表示衷心感谢!


期待我们明年3月在这里再次相聚,还请你们用“回到北京”这样的表达。


谢谢大家!




陆昊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党组书记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主席


1.18
初五


廿九
1.3



1.20
1.13

初一
1.5
腊八节
廿三
2.1
1.6


芒种

二十
1.16
1.31
1.12

2.2
1.15

2.8
2.10

春节
廿五
廿三
除夕
三十

1.30
十二
初一
1.11



1.23

2.3
2.9
初二


十五
1.28
1.29

初四
廿二
廿六
1.17
初七

1.7
1.22
初三
1.1
1.19
十一
初二
廿八
十七
2.4
廿八
廿七
2.7
国际大屠杀纪念日
立春

北方小年夜

2.6
廿五
廿一
十八
廿二
1.7
初八
1.14
1.24
十四
十六
初十

1.8
日记情人节

周恩来逝世纪念日

1.21
国际声援南非日

麻风节

1.2
十九
1.25
廿一
2.5

1.4

元旦
廿四
初九
1.9
南方小年夜
二十
1.27
1.26
警察节
1.10
廿九
十三
2.11
初六
尾牙
廿四
廿七
廿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