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睿泓创
(上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
  • 童志鹏
    ❤ 收藏
  • 童志鹏

    T
    浙江
    电子信息工程专家

    长期致力于电子信息领域的科研与工程实现

    • ¥0.00
      ¥0.00
      ¥0.00
      ¥0.00
    • 满意度:

      销量: 0

      评论: 0 次

    重量:0.00KG
    • 数量:
商品描述

长期致力于电子信息领域的科研与工程实现



童志鹏主持多种通信电台、接力机和机载雷达的研制以及新一代卫星无线电测控系统、数据交换网等研究工作。1955年,童志鹏参与了中国第一个综合性电子技术研究所——十所筹建工作。1956年,童志鹏参与了“十二年科学规划”的制定,主持研制了中国第一代微波中继通信接力机和中国第一代机载火控雷达。从1957年到1965年,童志鹏主持完成了新一代军用电台、航空专用电台、航空雷达、地面微波接力通信设备等众多电子设备与系统的设计、生产工作,主持研制成功的地面微波脉冲接力机、中国第一代机载雷达等电子设备与系统,后来成为“两弹一星”电子系统的核心装备。1972年,童志鹏被派往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按照中央要求,完成了有关电子测控系统调试任务。1974年,童志鹏担任卫星通信工程测控系统总体任务负责人,期间主持研制的测控系统达到国际同期先进水平。20世纪80年代,童志鹏作为电子部的副总工程师担任集团军电子系统(四号工程)研制的总指挥,为了把众多分系统联成为能互通互操作的一体化系统,提出研制集团军指挥控制分系统的建议,以便通过他使其他分系统构成一个功能互补、效能倍增的大系统。20世纪90年代,童志鹏担任中国第一个陆军指挥自动化信息系统工程行政总指挥,领导研制了该工程“神经中枢”系统,对中国陆军大型C3I系统建设具有开拓性意义,海湾战争后,童志鹏同志牵头组织对军事电子信息系统在现代信息化战争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在中国国内率先提出“综合电子信息系统”这一概念,并进一步提出中国必须发展跨军兵种的全军一体化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的建议,对综合电子信息系统重大项目的立项与实施起到了推动作用。21世纪初,童志鹏敏锐察觉到未来战争的新特点与技术发展趋势,率先确立和引导了平流层飞艇信息系统和信息栅格技术的重大研究方向。

  • 购买人 会员级别 数量 属性 购买时间
  • 商品满意度 :
暂无评价信息
咨询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