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从事肝癌临床诊治和基础性研究
满意度:
销量: 0
评论: 0 次
20世纪60年代末,汤钊猷从事肝癌研究,在肝癌临床诊治和相关基础研究方面做了许多工作。20世纪70年代,他领导一个小组解决了肝癌早期治疗的关键:创用甲胎蛋白动态分析诊断没有症状的肝癌;倡导对合并肝硬化的小肝癌以局部切除代替肝叶切除;发现对亚临床期复发的再切除可进一步提高疗效;更新了肝癌自然病程的概念等,使肝癌由“不治之症”变为“部分可治之症”。他提出的“亚临床肝癌”概念,被国际肝病学奠基人HansPopper称为“是人类认识和治疗肝癌的重大进展”。小肝癌研究获1979年美国金牌奖和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世纪90年代起,他将研究方向转到肝癌转移复发上来,经过多年的努力,通过三项技术创新,建成国际首例“高转移人肝癌模型系统”,此模型已在中国国内外70多个科研院所推广,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人癌癌变实验室认为:这是可供研究肝癌转移和识别抗转移药物的第一个模型,对学术研究和药物筛选均很有用,他因此获得第二个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